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余杭区司法局建成全国首家社区矫正数字卷宗案件管理室
发布时间: 2019-10-14 14:39 作者:   来源: 余杭区司法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余杭区司法局紧抓全省首批“智慧矫正”试点单位、刑罚执行一体化办案系统、电子卷宗单轨制试点契机,先试先行,创立全国首家数字卷宗案件管理室,实现对社区矫正案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自9月启用以来,实现线上接收交付37件,形成调查评估数字卷宗67件,线上签批请假95起,表扬48件,等级调整68次,解矫证明120份,全面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数字化转型、智慧化赋能。

一、多源合一,推动社区矫正数字化集成。一是绘好“试点坐标轴”。深化数字化业务建设,以省刑罚执行办案一体化、电子卷宗单轨制试点推进为轴,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监狱单位之间的联系对接,重点推进调查评估、法律援助协同扩面,参加专班会议4次,与省乔司监狱对接2次,推进全省首例线上调查评估案件流转调试;二是搭建“业务金字塔”。确定省市区镇四级实时联动协调机制,成立由省市社区矫正局业务指导、区局案件管理室工作人员、各司法所案件管理专职信息员、各应用系统技术支持近70人组成的“智慧矫正001”交流群,喊响口号鼓舞士气,在线研讨完善方案,实时沟通解决问题。三是培育“智慧先行军”。组织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化应用专题培训,从科室、各司法所挑选信息应用技术骨干开展“实战应用”授课,好中选优,从应用技巧、熟悉程度、课程效果考量挑选出2名工作人员,成立案件管理室工作专班,并落实AB岗工作制。邀请省厅技术公司工程师驻点区社区矫正中心实地办公,与工作人员同步业务、模拟办案,加快改进调试力度。

二、多技融一,推动社区矫正数字化升级。一是“清单式”落实。对标司法部“智慧矫正”系列标准清单,拉高案件管理室建设要求,在中心选取30平方米独立办公室,配备高速扫描仪、高拍仪、27寸高清显示屏、笔记本、平板电脑,彩色打印机、MAXHUB会议平板等新型硬件设备,集成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面部识别签到系统、易帮矫网上教育帮扶平台等智慧应用于一体,构建完整数字化应用网络体系。二是阶段式推进。做好分解式,分成两步走,将软件建设向区数字资源管理局单独申报全区性信息化项目,列明建设背景、依据、方案,近期评审通过;通过区委政法委电子卷宗单轨制试点专项经费,申报所需硬件,并延伸配套提升司法所配备,做到“每所一套”,全方位保障系统应用到位,“两手抓”推动项目落地。三是项目化管理。根据省厅执法规范标准,将社区矫正执法流程模块化立项,分层次实现电子签章、监管教育数据读取、调查评估模块对接、数字卷宗形成等功能。建立完善案件管理室工作流程、工作机制,形成审查案件办理、案件流转、案件监督、案件考核等机制,推动案件管理室有效运转。

三、多点汇一,推动社区矫正数字化赋能。一是从“双轨制”向“单轨制”更迭。进一步升级运用“刑罚执行办案一体化”试点成果,率先推动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环节单轨制运行,由案件管理室统一受理法院交付的社区矫正执行案件,在网上流转、签收、补正、退回,同步记录流转过程,实现“人员不漏管、文书不丢失、送达零等待”。为缩减双轨制运行时间,采取线下不受理方式,倒逼交付单位、司法所尽快适应,有效缩减“双轨制”时间。二是从“线下审批”向“电子签章”转变。依托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推动社区矫正执法业务全程全业务线上审批操作。制定规范线上运行流程,明确案件管理室统筹、分流、制发、监督的功能定位,由司法所提请并上传电子证据材料,案管室分配至科室承办人审核、交领导签批,根据领导签批形成文书电子签章后线上流转至司法所,形成有效完整闭环。目前,请假审批无特殊情况均实现当天完成,解矫审批缩减至平均3天,文书实现当天送达。三是从“人工监管”向“数据研判”升级。推动社区矫正执法监管向前延伸,实行调查评估网上管控。对受理的调查评估案件进行线上分案,各司法所运用高拍仪、电子签名捺印设备,将调查过程中形成的笔录、调取的租房合同、房产证、户籍证明等证明材料直接数字入卷形成卷宗,不符合规范无法成卷提交,推动调查评估“时间减半”“规范升级”。案件管理室通过对系统自动分析比对提供的数据进行研判、管控、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服务。四是从“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归集。分批次推进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工作,对全流程线上操作的社区矫正执法数字化留痕,形成数字卷宗存储于省综合管理平台后台服务器。人员解矫后,每名社区矫正人员关联的所有文书、材料自动归集,一键生成数字档案,通过司法所提交上报、案件管理室线上审查考核,实现档案“云存储”。


加入收藏】  【打印】  【  】  【辅助线】  【背景颜色】  【关闭
余杭区司法局建成全国首家社区矫正数字卷宗案件管理室
发布时间:2019-10-14 14:39
信息来源:余杭区司法局 浏览量:

今年以来,余杭区司法局紧抓全省首批“智慧矫正”试点单位、刑罚执行一体化办案系统、电子卷宗单轨制试点契机,先试先行,创立全国首家数字卷宗案件管理室,实现对社区矫正案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自9月启用以来,实现线上接收交付37件,形成调查评估数字卷宗67件,线上签批请假95起,表扬48件,等级调整68次,解矫证明120份,全面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数字化转型、智慧化赋能。

一、多源合一,推动社区矫正数字化集成。一是绘好“试点坐标轴”。深化数字化业务建设,以省刑罚执行办案一体化、电子卷宗单轨制试点推进为轴,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监狱单位之间的联系对接,重点推进调查评估、法律援助协同扩面,参加专班会议4次,与省乔司监狱对接2次,推进全省首例线上调查评估案件流转调试;二是搭建“业务金字塔”。确定省市区镇四级实时联动协调机制,成立由省市社区矫正局业务指导、区局案件管理室工作人员、各司法所案件管理专职信息员、各应用系统技术支持近70人组成的“智慧矫正001”交流群,喊响口号鼓舞士气,在线研讨完善方案,实时沟通解决问题。三是培育“智慧先行军”。组织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化应用专题培训,从科室、各司法所挑选信息应用技术骨干开展“实战应用”授课,好中选优,从应用技巧、熟悉程度、课程效果考量挑选出2名工作人员,成立案件管理室工作专班,并落实AB岗工作制。邀请省厅技术公司工程师驻点区社区矫正中心实地办公,与工作人员同步业务、模拟办案,加快改进调试力度。

二、多技融一,推动社区矫正数字化升级。一是“清单式”落实。对标司法部“智慧矫正”系列标准清单,拉高案件管理室建设要求,在中心选取30平方米独立办公室,配备高速扫描仪、高拍仪、27寸高清显示屏、笔记本、平板电脑,彩色打印机、MAXHUB会议平板等新型硬件设备,集成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面部识别签到系统、易帮矫网上教育帮扶平台等智慧应用于一体,构建完整数字化应用网络体系。二是阶段式推进。做好分解式,分成两步走,将软件建设向区数字资源管理局单独申报全区性信息化项目,列明建设背景、依据、方案,近期评审通过;通过区委政法委电子卷宗单轨制试点专项经费,申报所需硬件,并延伸配套提升司法所配备,做到“每所一套”,全方位保障系统应用到位,“两手抓”推动项目落地。三是项目化管理。根据省厅执法规范标准,将社区矫正执法流程模块化立项,分层次实现电子签章、监管教育数据读取、调查评估模块对接、数字卷宗形成等功能。建立完善案件管理室工作流程、工作机制,形成审查案件办理、案件流转、案件监督、案件考核等机制,推动案件管理室有效运转。

三、多点汇一,推动社区矫正数字化赋能。一是从“双轨制”向“单轨制”更迭。进一步升级运用“刑罚执行办案一体化”试点成果,率先推动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环节单轨制运行,由案件管理室统一受理法院交付的社区矫正执行案件,在网上流转、签收、补正、退回,同步记录流转过程,实现“人员不漏管、文书不丢失、送达零等待”。为缩减双轨制运行时间,采取线下不受理方式,倒逼交付单位、司法所尽快适应,有效缩减“双轨制”时间。二是从“线下审批”向“电子签章”转变。依托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推动社区矫正执法业务全程全业务线上审批操作。制定规范线上运行流程,明确案件管理室统筹、分流、制发、监督的功能定位,由司法所提请并上传电子证据材料,案管室分配至科室承办人审核、交领导签批,根据领导签批形成文书电子签章后线上流转至司法所,形成有效完整闭环。目前,请假审批无特殊情况均实现当天完成,解矫审批缩减至平均3天,文书实现当天送达。三是从“人工监管”向“数据研判”升级。推动社区矫正执法监管向前延伸,实行调查评估网上管控。对受理的调查评估案件进行线上分案,各司法所运用高拍仪、电子签名捺印设备,将调查过程中形成的笔录、调取的租房合同、房产证、户籍证明等证明材料直接数字入卷形成卷宗,不符合规范无法成卷提交,推动调查评估“时间减半”“规范升级”。案件管理室通过对系统自动分析比对提供的数据进行研判、管控、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服务。四是从“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归集。分批次推进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工作,对全流程线上操作的社区矫正执法数字化留痕,形成数字卷宗存储于省综合管理平台后台服务器。人员解矫后,每名社区矫正人员关联的所有文书、材料自动归集,一键生成数字档案,通过司法所提交上报、案件管理室线上审查考核,实现档案“云存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