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头条信息
头条信息
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 跟随督察组去探访
发布时间: 2020-02-05 14:32 作者:   来源: 司法部网站   浏览次数: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法治政府建设明确了总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各地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如何?如何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日前,记者跟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组,赴河北、陕西两省实地探访。

农村小微权力清单让权力运行明明白白

“村里能办什么、该办什么,老百姓看看这张图就都明白了。”在陕西省合阳县白灵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权力运行流程图,宅基地安排、财务公开、保障救助等每一项村民关注的工作如何运转,在这张图上显示得清清楚楚。

“这是农村版的‘权力清单’,让老百姓明白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哪些流程,也让村干部没有了腐败的空间。”当地干部说,从2016年开始,合阳县着眼于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和便民利民需要,决定试点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并在全县铺开。

督察组了解到,当地结合农村政策法规和实际,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及宅基地安排、土地管理、保障救助等村民普遍关心的39项“小微权力”进行梳理、归纳、审核,分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三大类,列入权力清单目录。同时,还取消了没有政策法规依据的村级作为责任主体的执法拆迁拆违和环境整治等事项,切实做到“清单之外再无权力”的强化规范。

“明确适用范围、办事流程、办理期限、手续资料等,干部知道怎么干,群众知道怎么办。”当地干部表示,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了村级组织以及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厘清了权力界限,村干部和老百姓只需要“看图干事、照单操作”即可。此外,县政府网站还公布了全县12个镇街的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各镇街和村级便民服务室在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同时采取各种宣传方式,让群众家喻户晓。

督察组了解到,陕西省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每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专题部署,省、市、县(区)各级政府领导集体学法常态化,若干市政府建立了常务会议前法律学习制度。

不过,陕西在总结该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时也表示,个别地区和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局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法治政府工作推进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督察、问责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提升群众满意度

“你们凭什么罚我?拿出证据来!”面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的一份“罚没186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深圳某公司负责人态度强硬,就是不肯认账。

“这家公司以销售面膜等美容产品为名,在网上从事传销活动,仅在石家庄就发展了近200名会员。我们在案件查办过程中,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书式记录和视频影像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确保执法行为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办案人尤建英说,公司负责人和委托律师在看完相关证据以及执法部门出示的执法视频后,表示接受处罚。

执法规范,当事人才能服气。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的这起案件,组织召开案件相关讨论3次,法制审核机构汇报2次,同时邀请法律顾问对案件查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确保严格执行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制度。案件执行完毕后还要落实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公众进行宣传警示教育,对违法者形成震慑。

督察组了解到,河北省通过试点和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也从2015年的44.42%上升至2018年的72.74%。

领导干部履行法治责任的意识如何,也是督察组关心的重要问题。督察组在走访法院、与法官个别谈话中了解到,目前,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还有不足,“告官不见官”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甚至有个别行政机关负责人经法院多次通知仍拒不出庭的情况。

有基层法官向督察组反映,有些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出庭而未能出庭应诉,行政机关给法院出具的书面说明大都以“重要会议”“重要公务”“出差”等为由,这些理由都不足以免除其法定出庭的义务,而有些行政机关甚至不给法院出具任何书面说明。

“行政机关负责人借故不出庭应诉,说明其没有认识到出庭应诉是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作用。”督察组建议,探索推进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庭审旁听制度、法制培训制度,提升领导干部应诉能力,采取通报、考核等手段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落实。

“放”出活力动力,“管”出公平秩序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督察组在河北随机抽查了定州市行政审批局。这里集中了定州市28个部门的353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超过90%。以审批印章为例,定州市先后划转了21个部门193项行政许可事项到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定州,“一门办、一次成、不见面、零距离”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记者看到,在办事大厅,还摆放了多台自助办理设备,群众可以现场填写申请材料。有些人是第一次来办企业注册申请,不知道该怎么填写,旁边还有热情的工作人员详细指导。

“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放”出了活力和动力,“管”出了公平和秩序,公共服务的品质与便利也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12月,河北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1495项削减至423项,削减率达到72%。

不过,督察组也发现,有些地方网上申报程序繁琐复杂,虽然设有引导人员帮助办事群众网上填报,但是也要反复填报多次才能提交申请,便利化程度还需改进。

此外,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向督察组反映,信息平台之间由于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存在信息共享壁垒的问题,信息需要重复录入多个系统或平台,而每个系统要求填报的格式和内容又不一致,基层工作人员只好一个个手动填报,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造成事实上的负担。

督察组建议,加强政府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互联互通,统筹做好平台建设,促进执法信息资源共享,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加入收藏】  【打印】  【  】  【辅助线】  【背景颜色】  【关闭
分享:
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 跟随督察组去探访
发布时间:2020-02-05 14:32
信息来源:司法部网站 浏览量: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法治政府建设明确了总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各地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如何?如何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日前,记者跟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组,赴河北、陕西两省实地探访。

农村小微权力清单让权力运行明明白白

“村里能办什么、该办什么,老百姓看看这张图就都明白了。”在陕西省合阳县白灵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权力运行流程图,宅基地安排、财务公开、保障救助等每一项村民关注的工作如何运转,在这张图上显示得清清楚楚。

“这是农村版的‘权力清单’,让老百姓明白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哪些流程,也让村干部没有了腐败的空间。”当地干部说,从2016年开始,合阳县着眼于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和便民利民需要,决定试点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并在全县铺开。

督察组了解到,当地结合农村政策法规和实际,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及宅基地安排、土地管理、保障救助等村民普遍关心的39项“小微权力”进行梳理、归纳、审核,分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三大类,列入权力清单目录。同时,还取消了没有政策法规依据的村级作为责任主体的执法拆迁拆违和环境整治等事项,切实做到“清单之外再无权力”的强化规范。

“明确适用范围、办事流程、办理期限、手续资料等,干部知道怎么干,群众知道怎么办。”当地干部表示,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了村级组织以及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厘清了权力界限,村干部和老百姓只需要“看图干事、照单操作”即可。此外,县政府网站还公布了全县12个镇街的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各镇街和村级便民服务室在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同时采取各种宣传方式,让群众家喻户晓。

督察组了解到,陕西省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每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专题部署,省、市、县(区)各级政府领导集体学法常态化,若干市政府建立了常务会议前法律学习制度。

不过,陕西在总结该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时也表示,个别地区和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局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法治政府工作推进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督察、问责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提升群众满意度

“你们凭什么罚我?拿出证据来!”面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的一份“罚没186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深圳某公司负责人态度强硬,就是不肯认账。

“这家公司以销售面膜等美容产品为名,在网上从事传销活动,仅在石家庄就发展了近200名会员。我们在案件查办过程中,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书式记录和视频影像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确保执法行为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办案人尤建英说,公司负责人和委托律师在看完相关证据以及执法部门出示的执法视频后,表示接受处罚。

执法规范,当事人才能服气。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的这起案件,组织召开案件相关讨论3次,法制审核机构汇报2次,同时邀请法律顾问对案件查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确保严格执行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制度。案件执行完毕后还要落实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公众进行宣传警示教育,对违法者形成震慑。

督察组了解到,河北省通过试点和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也从2015年的44.42%上升至2018年的72.74%。

领导干部履行法治责任的意识如何,也是督察组关心的重要问题。督察组在走访法院、与法官个别谈话中了解到,目前,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还有不足,“告官不见官”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甚至有个别行政机关负责人经法院多次通知仍拒不出庭的情况。

有基层法官向督察组反映,有些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出庭而未能出庭应诉,行政机关给法院出具的书面说明大都以“重要会议”“重要公务”“出差”等为由,这些理由都不足以免除其法定出庭的义务,而有些行政机关甚至不给法院出具任何书面说明。

“行政机关负责人借故不出庭应诉,说明其没有认识到出庭应诉是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作用。”督察组建议,探索推进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庭审旁听制度、法制培训制度,提升领导干部应诉能力,采取通报、考核等手段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落实。

“放”出活力动力,“管”出公平秩序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督察组在河北随机抽查了定州市行政审批局。这里集中了定州市28个部门的353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超过90%。以审批印章为例,定州市先后划转了21个部门193项行政许可事项到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定州,“一门办、一次成、不见面、零距离”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记者看到,在办事大厅,还摆放了多台自助办理设备,群众可以现场填写申请材料。有些人是第一次来办企业注册申请,不知道该怎么填写,旁边还有热情的工作人员详细指导。

“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放”出了活力和动力,“管”出了公平和秩序,公共服务的品质与便利也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12月,河北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1495项削减至423项,削减率达到72%。

不过,督察组也发现,有些地方网上申报程序繁琐复杂,虽然设有引导人员帮助办事群众网上填报,但是也要反复填报多次才能提交申请,便利化程度还需改进。

此外,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向督察组反映,信息平台之间由于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存在信息共享壁垒的问题,信息需要重复录入多个系统或平台,而每个系统要求填报的格式和内容又不一致,基层工作人员只好一个个手动填报,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造成事实上的负担。

督察组建议,加强政府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互联互通,统筹做好平台建设,促进执法信息资源共享,还需要进一步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