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主题专栏 >> 平安宣传
平安宣传
疫情大考中彰显杭州“六和”善治
发布时间: 2020-04-13 15:40 作者:   来源: 平安杭州网站   浏览次数: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日的杭州,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16年来,平安杭州建设聚沙成塔,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过去一年,更是硕果累累——杭州全力打造“全国平安示范城市”和“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立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工作体系,全域推进“六和工程”建设,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打下了扎实基础,2019年度平安考核杭州荣获历史最好成绩。

岁末年初,病毒肆虐,举国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限考验着市域社会治理的能力。非常时期,非常作为。面对疫情大考,杭州沉着应对,从迎战、鏖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从意志统一的坚定执行、人民群众的群防群治到数字赋能的精密智控……党建领和、政府主和、社会协和、智慧促和、法治守和、文化育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工作体系有序运转,彰显出精准科学防控疫情的治理成效,发挥了令人瞩目的重要作用。

大考中的杭州蹄疾步稳,交出了一份市域社会治理的高质量答卷。

上下一心共抗疫情

疾风知劲草。战“疫”中,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在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与科学周密部署下,杭州这座城市,迅速有力有序组织各方开展救援与防控,展现了杭州速度、杭州效率。

越是风急浪骤,越需要党组织体现战斗堡垒作用;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面对疫情大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把初心落在战“疫”中,把使命扛在肩膀上。

打造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杭州样本,党建是根本保证。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部署开展争当“八个排头兵”、争创“最强党支部”活动,形成了一批“政法机关党建品牌”。去年8月底,全市政法系统“八个排头兵”双十佳和30个最强党支部获表彰,政法系统核心战斗力不断增强。

全市190个镇街、3186个村社党组织切实担起属地责任,把党的领导、党建引领落实到城乡基层治理,贯穿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全过程。全市在防控卡口、交通要道、物业管理、复工一线、救护火线、流动党员等重点领域建立3125个临时党支部,组成一支支应急战斗“突击队”。广大党员在一线亮身份、作表率,带头开展入户排摸、政策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一件件看似独立的防控救治工作,背后凝结着各层级各部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力量运转。上下同心,其利断金。比如杭州下城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一个党员一幢楼”“一个支部一栋楼宇”等做法,全区动员4600余名党员对重点楼宇、重点居民楼进行分幢包干,协助街道、社区开展防控,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不断筑牢。

群策群力筑牢防线

疫情冲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防控是一场需要同舟共济的全民行动。面对疫情,杭州全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群防群治、群策群力成为了这座城市有效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守护平安的利器与法宝。

排查摸底、信息报送、巡防管控、指挥协调、后勤保障,5个关键步骤、10多项分支举措、近百个处置方法列得清清楚楚:一张题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以浙江杭州市小江社区为例”的思维导图在疫情防控期间火了。这张图的原型,是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小江社区工作人员张维亚的手绘图,笔笔凝聚着基层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

群防群治高效联动。杭州各地各部门切实履行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充分发挥“六和”工作体系“三层六面”多维治理架构的治理效能,将着力点紧紧落实到村(社)网格中,覆盖全市9973个网格科学联动的防护网,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网格化管理”,形成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防控疫情的“监测、排查、预警、防控”联防联控机制。

抗疫期间,基层干部群众、3.3万专兼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3084家社会组织等如一块块坚实的六和塔“塔砖”,驻扎沉浸在网格中,力量凝聚在抗击一线,各展所长成为防疫安全宣传员、信息传递联络员、居家隔离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家园守护员、群防群控监督员。广大人民群众群策群力,纷纷捐款捐物,构筑起一支支红色流动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市居民小区普遍建立群众“志愿护卫队”“居家隔离服务队”,组建各类“居民微信群”“楼道微信群”,一大批像“武林大妈”“拱宸大伯”等社区志愿者,在入户排查、巡街“洗楼”、情况上报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使命,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

智慧力量赋能增效

位于杭州云栖小镇鲤鱼山街的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不断更新和变换的数字,记录着连日来杭州“战疫情、促发展”的奋斗足迹,展现着“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的无限可能。

实景化呈现疫情地图、高效调度防疫物资和人力、云上监测……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考,杭州依托“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技术优势,强化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有效助力基层防疫工作,提高治理效能。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如何既做好疫情防控,又让广大市民和待入杭人员出行更便捷?得益于近年来杭州在数字经济、大数据、区块链治理等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2月9日余杭区率先推出“余杭绿码”,2月11日杭州首批企业复工的第二天,“杭州健康码”上线启用。杭州市民和拟进入杭州的返岗复工人员等开始实行绿码、黄码、红码三色动态管理,并与此前就已推出的企业复工申请平台打通,一人一码,亮码通行。

基于大数据的杭州健康码,让智慧力量赋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现精密智控。这一创新举措也从杭州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成为各地“标配”。

杭州市数据资源局根据复工复产要求,开发推出企业线上复工数字化申报平台,实现企业复工申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市发改委牵头开发“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及时兑现疫情防控惠企“1+12”条政策,平台“上线”24小时就为14万余名在杭租房的企业员工兑现房租补贴7000多万元,让政府政策实现在线兑付、企业诉求做到在线直达。

人民城市为人民。在杭州,城市大脑已上线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卫健等十一大领域、48个应用场景,日均数据可达8000万条以上。通过这些数据,杭州的城市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舒心就医”“便捷泊车”等便民应用场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智治的变化。

“双线作战”确保“两战赢”

紧抓疫情防控,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正常运行,在战“疫”斗争实践中,杭州积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大城市治理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江干区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是全国最大的集服装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专业市场。复工复产初期,日均5万流动人口难以精准管理,周边仓储、小餐饮消防压力大等难题,摆在了采荷街道面前。

依托街区综合治理中心数据平台,街道研发流动人口大数据智控软件,通过“大数据+网格化”,实时监测街区和24家市场的客流人数,人流超限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把被动处置变成主动干预。此外,街道边问诊边防控,对24家市场实行“一市场一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商会群、点对点、现场跑等方式,仅用短短三天,就完成所有企业的对接,并建立生活需求、企业类目和复产要件清单。在一系列努力下,24家专业市场快速有序复工复产,小封闭巡查与大数据管理实现精准到点。

紧抓疫情防控,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正常运行,全市政法(平安)战线积极投身“双线作战”,以“双线作战”检验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工作体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为统筹推进杭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改革创新在路上

锐意改革创新,杭州在率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勇担当、善作为。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整合信访、司法、法院等20余个部门联合入驻,线下共开放18个接待窗口、21个调处功能室,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信访代办等10余项服务。群众信访和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2019年,杭州13个区、县(市)以及钱塘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全部高标准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矛盾联合调处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级全覆盖。按照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杭州积极整合行政、司法、信访和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进驻中心,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实现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

在山城临安,由区妇联与区法院合作成立的“山花”帮帮团颇有名气。医生、教师、律师、退休干部……尽管她们身份各不相同,但这60多名成员都是调解家事纠纷的一把好手。随着“山花”朵朵绽放,“山花”帮帮团已成为推动临安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的一支生力军,临安家事纠纷案件数量逐年下降。

“一个核心管统领、一个窗口管审批、一个中心管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指挥”,过去的一年,杭州落实中办5号文件取得突破,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部署会,以桐庐、下城、上城三个区县为试点,探索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形成了“1+3+1”工作体系。目前,其他10个区县(市)也已选择1~2个镇街开始试点。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经历了疫情大考,杭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工作体系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多杭州元素、杭州经验,这座城市必将砥砺前行,继续谱写新的华丽篇章。



加入收藏】  【打印】  【  】  【辅助线】  【背景颜色】  【关闭
分享:
疫情大考中彰显杭州“六和”善治
发布时间:2020-04-13 15:40
信息来源:平安杭州网站 浏览量: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日的杭州,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16年来,平安杭州建设聚沙成塔,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过去一年,更是硕果累累——杭州全力打造“全国平安示范城市”和“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立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工作体系,全域推进“六和工程”建设,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打下了扎实基础,2019年度平安考核杭州荣获历史最好成绩。

岁末年初,病毒肆虐,举国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限考验着市域社会治理的能力。非常时期,非常作为。面对疫情大考,杭州沉着应对,从迎战、鏖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从意志统一的坚定执行、人民群众的群防群治到数字赋能的精密智控……党建领和、政府主和、社会协和、智慧促和、法治守和、文化育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工作体系有序运转,彰显出精准科学防控疫情的治理成效,发挥了令人瞩目的重要作用。

大考中的杭州蹄疾步稳,交出了一份市域社会治理的高质量答卷。

上下一心共抗疫情

疾风知劲草。战“疫”中,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在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与科学周密部署下,杭州这座城市,迅速有力有序组织各方开展救援与防控,展现了杭州速度、杭州效率。

越是风急浪骤,越需要党组织体现战斗堡垒作用;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面对疫情大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把初心落在战“疫”中,把使命扛在肩膀上。

打造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杭州样本,党建是根本保证。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部署开展争当“八个排头兵”、争创“最强党支部”活动,形成了一批“政法机关党建品牌”。去年8月底,全市政法系统“八个排头兵”双十佳和30个最强党支部获表彰,政法系统核心战斗力不断增强。

全市190个镇街、3186个村社党组织切实担起属地责任,把党的领导、党建引领落实到城乡基层治理,贯穿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全过程。全市在防控卡口、交通要道、物业管理、复工一线、救护火线、流动党员等重点领域建立3125个临时党支部,组成一支支应急战斗“突击队”。广大党员在一线亮身份、作表率,带头开展入户排摸、政策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一件件看似独立的防控救治工作,背后凝结着各层级各部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力量运转。上下同心,其利断金。比如杭州下城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一个党员一幢楼”“一个支部一栋楼宇”等做法,全区动员4600余名党员对重点楼宇、重点居民楼进行分幢包干,协助街道、社区开展防控,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不断筑牢。

群策群力筑牢防线

疫情冲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防控是一场需要同舟共济的全民行动。面对疫情,杭州全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群防群治、群策群力成为了这座城市有效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守护平安的利器与法宝。

排查摸底、信息报送、巡防管控、指挥协调、后勤保障,5个关键步骤、10多项分支举措、近百个处置方法列得清清楚楚:一张题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以浙江杭州市小江社区为例”的思维导图在疫情防控期间火了。这张图的原型,是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小江社区工作人员张维亚的手绘图,笔笔凝聚着基层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

群防群治高效联动。杭州各地各部门切实履行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充分发挥“六和”工作体系“三层六面”多维治理架构的治理效能,将着力点紧紧落实到村(社)网格中,覆盖全市9973个网格科学联动的防护网,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网格化管理”,形成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防控疫情的“监测、排查、预警、防控”联防联控机制。

抗疫期间,基层干部群众、3.3万专兼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3084家社会组织等如一块块坚实的六和塔“塔砖”,驻扎沉浸在网格中,力量凝聚在抗击一线,各展所长成为防疫安全宣传员、信息传递联络员、居家隔离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家园守护员、群防群控监督员。广大人民群众群策群力,纷纷捐款捐物,构筑起一支支红色流动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市居民小区普遍建立群众“志愿护卫队”“居家隔离服务队”,组建各类“居民微信群”“楼道微信群”,一大批像“武林大妈”“拱宸大伯”等社区志愿者,在入户排查、巡街“洗楼”、情况上报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使命,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

智慧力量赋能增效

位于杭州云栖小镇鲤鱼山街的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不断更新和变换的数字,记录着连日来杭州“战疫情、促发展”的奋斗足迹,展现着“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的无限可能。

实景化呈现疫情地图、高效调度防疫物资和人力、云上监测……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考,杭州依托“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技术优势,强化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有效助力基层防疫工作,提高治理效能。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如何既做好疫情防控,又让广大市民和待入杭人员出行更便捷?得益于近年来杭州在数字经济、大数据、区块链治理等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2月9日余杭区率先推出“余杭绿码”,2月11日杭州首批企业复工的第二天,“杭州健康码”上线启用。杭州市民和拟进入杭州的返岗复工人员等开始实行绿码、黄码、红码三色动态管理,并与此前就已推出的企业复工申请平台打通,一人一码,亮码通行。

基于大数据的杭州健康码,让智慧力量赋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现精密智控。这一创新举措也从杭州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成为各地“标配”。

杭州市数据资源局根据复工复产要求,开发推出企业线上复工数字化申报平台,实现企业复工申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市发改委牵头开发“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及时兑现疫情防控惠企“1+12”条政策,平台“上线”24小时就为14万余名在杭租房的企业员工兑现房租补贴7000多万元,让政府政策实现在线兑付、企业诉求做到在线直达。

人民城市为人民。在杭州,城市大脑已上线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卫健等十一大领域、48个应用场景,日均数据可达8000万条以上。通过这些数据,杭州的城市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舒心就医”“便捷泊车”等便民应用场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智治的变化。

“双线作战”确保“两战赢”

紧抓疫情防控,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正常运行,在战“疫”斗争实践中,杭州积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大城市治理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江干区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是全国最大的集服装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专业市场。复工复产初期,日均5万流动人口难以精准管理,周边仓储、小餐饮消防压力大等难题,摆在了采荷街道面前。

依托街区综合治理中心数据平台,街道研发流动人口大数据智控软件,通过“大数据+网格化”,实时监测街区和24家市场的客流人数,人流超限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把被动处置变成主动干预。此外,街道边问诊边防控,对24家市场实行“一市场一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商会群、点对点、现场跑等方式,仅用短短三天,就完成所有企业的对接,并建立生活需求、企业类目和复产要件清单。在一系列努力下,24家专业市场快速有序复工复产,小封闭巡查与大数据管理实现精准到点。

紧抓疫情防控,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正常运行,全市政法(平安)战线积极投身“双线作战”,以“双线作战”检验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工作体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为统筹推进杭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改革创新在路上

锐意改革创新,杭州在率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勇担当、善作为。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整合信访、司法、法院等20余个部门联合入驻,线下共开放18个接待窗口、21个调处功能室,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信访代办等10余项服务。群众信访和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2019年,杭州13个区、县(市)以及钱塘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全部高标准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矛盾联合调处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级全覆盖。按照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杭州积极整合行政、司法、信访和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进驻中心,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实现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

在山城临安,由区妇联与区法院合作成立的“山花”帮帮团颇有名气。医生、教师、律师、退休干部……尽管她们身份各不相同,但这60多名成员都是调解家事纠纷的一把好手。随着“山花”朵朵绽放,“山花”帮帮团已成为推动临安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的一支生力军,临安家事纠纷案件数量逐年下降。

“一个核心管统领、一个窗口管审批、一个中心管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指挥”,过去的一年,杭州落实中办5号文件取得突破,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部署会,以桐庐、下城、上城三个区县为试点,探索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形成了“1+3+1”工作体系。目前,其他10个区县(市)也已选择1~2个镇街开始试点。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经历了疫情大考,杭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工作体系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多杭州元素、杭州经验,这座城市必将砥砺前行,继续谱写新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