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中坚定不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 2020-05-11 14:32 作者:   来源: 学习强国平台   浏览次数: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对世界各国威胁最大的一次流行性病毒疫情,也是对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一次重大考验。自二战结束以来,还没有一个事件像这次疫情一样,使得世界各国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彼此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次国际抗击疫情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响应。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极力倡导和推进国际合作,为各国应对疫情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与世界各国携手谱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抗击疫情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天的世界,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互联互通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和各民族的活力,各国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状态之中。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人类发展的整体利益和各国面临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加,人类命运与共的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正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一趋势和潮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首次出访期间,面向世界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七年来得到国际社会各方的积极响应。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在面对和解决恐怖主义、网络信息安全、核安全、金融风险、环境、难民、自然灾害等问题时,无不感受到只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采取合作应对的措施,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之道。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次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4月28日,全世界确诊病例超过300万,成为一场影响广泛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病毒扩散性和渗透性的性质,增加了各国独自防控的难度;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如此之深,使得疫情的最终控制不再取决于某个国家的防控效果,而取决于世界整体的防控效果。

疫情折射出国际政治的生态,反映出新旧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旧国际关系中对立对抗、自我利益至上、为了本国利益而牺牲别国利益、将本国发展建立在别国不发展前提下的观念和相应对策,均无助于迅速有效抗击疫情。无论是面对这次疫情,还是面对其他全球性共同问题,世界都迫切需要新的世界观和全球治理方案,来解决全球治理赤字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在世界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的全球治理方案。在疫情冲击之下,人们更加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全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需要凝聚全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在眉睫。尽管个别国家仍然沉迷于旧国际关系的冷战思维,妨碍国际抗疫合作,但是这种思维只代表着国际关系的逆流而不是主流。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评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时指出,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远见至关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富有远见,内涵深刻,“在各国抗疫的当下,为世界提供了急需的新思维方式,传达了巨大的希望”。

国际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唯一出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共赢思维。它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促进全球治理提出了有效方案,也为当前全球抗击疫情指明了行动方向。

面对疫情在世界的扩散,国际上一度出现与国际合作潮流相背离的论调和行为。但是人们最终认识到,国际合作与各自为战相比,对国际社会利大于弊,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4月2日在意大利《共和国报》刊登文章,对欧盟内部没有及时采取联合抗疫进行了坦诚的反思,“必须承认,危机初期需要欧盟统一应对时,许多国家只顾自己”。随着疫情的迅速扩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多边机构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愈加意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逐渐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流。期间,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国际卫生领域最权威最专业的机构,为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抗疫斗争和防疫合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病毒这一人类共同威胁的影响下,代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之一的“团结”,成为国际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这也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团结”价值观对维系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疫情在全世界的肆虐蔓延,既是对各国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国际合作机制和全球治理体系的一次考验。正如有的传染病专家指出的,全球疫情防控胜败,不取决于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也不取决于控制得最早的国家,而是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整体疫情防控做得怎么样。疫情对近年来国际关系中出现的反多边主义、退出国际合作机制、排他性外交政策的观点和行为,敲响了警钟。多边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际合作机制是全球治理体系的支柱。尽管一些全球治理机制存在问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但是简单予以否定或者退出,只破不立,并不是建设性的办法,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改革既有合作机制中不合理的成分,建设解决新问题的新合作机制。在当前国际合作抗击疫情过程中,各国各方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治理方案,国际组织以及负责任大国更应该未雨绸缪,扩大合作成果,逐步将有效方案机制化,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层次和领域的保障机制建设。

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秉持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合作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强调,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中国在这次疫情中承受巨大牺牲,与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共战病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一个世界大党,中国这样的一个负责任大国,以及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主动作为与积极担当。

中国将国内防控和国际防控两个大局统筹起来,始终认为做好本国疫情的防控与积极参加、支持和组织国际抗疫合作是不能分割的,这反映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治理思维。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在最短时间里构建起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的防控体系,成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的国家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评价中国的防控举措时说,中国人民为了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中国一直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保持沟通,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分享疫情防控关键信息,毫无保留地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中国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与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在国内仍然面临艰巨防控任务和医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与合作,向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援了医疗队或医疗防护物资。中国支持、支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抗击疫情的举措,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

中国重视并支持将国际抗击疫情的举措机制化、常态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构建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中国竭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坚决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这场世界抗疫行动中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在各种国际场合呼吁国际多边合作,搭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平台,交流疫情防控经验。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发起二十国集团抗疫援助倡议,支持开展有效国际联防联控行动,提出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的必要性,适时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疫情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危害更严重,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场合,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并身体力行,扩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口医疗援助范围。中国高瞻远瞩的倡议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力地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面对像新冠病毒这样的共同威胁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坚信,只要世界各国团结一心,精诚合作,人类一定能够经受住这次疫情带来的考验与洗礼。国际合作的举措越多,国际合作的能力越强,国际社会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目标就越进一步。


加入收藏】  【打印】  【  】  【辅助线】  【背景颜色】  【关闭
分享:
在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中坚定不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20-05-11 14:32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浏览量: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对世界各国威胁最大的一次流行性病毒疫情,也是对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一次重大考验。自二战结束以来,还没有一个事件像这次疫情一样,使得世界各国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彼此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次国际抗击疫情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响应。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极力倡导和推进国际合作,为各国应对疫情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与世界各国携手谱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抗击疫情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天的世界,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互联互通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和各民族的活力,各国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状态之中。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人类发展的整体利益和各国面临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加,人类命运与共的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正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一趋势和潮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首次出访期间,面向世界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七年来得到国际社会各方的积极响应。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在面对和解决恐怖主义、网络信息安全、核安全、金融风险、环境、难民、自然灾害等问题时,无不感受到只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采取合作应对的措施,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之道。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次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4月28日,全世界确诊病例超过300万,成为一场影响广泛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病毒扩散性和渗透性的性质,增加了各国独自防控的难度;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如此之深,使得疫情的最终控制不再取决于某个国家的防控效果,而取决于世界整体的防控效果。

疫情折射出国际政治的生态,反映出新旧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旧国际关系中对立对抗、自我利益至上、为了本国利益而牺牲别国利益、将本国发展建立在别国不发展前提下的观念和相应对策,均无助于迅速有效抗击疫情。无论是面对这次疫情,还是面对其他全球性共同问题,世界都迫切需要新的世界观和全球治理方案,来解决全球治理赤字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在世界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的全球治理方案。在疫情冲击之下,人们更加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全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需要凝聚全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在眉睫。尽管个别国家仍然沉迷于旧国际关系的冷战思维,妨碍国际抗疫合作,但是这种思维只代表着国际关系的逆流而不是主流。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评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时指出,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远见至关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富有远见,内涵深刻,“在各国抗疫的当下,为世界提供了急需的新思维方式,传达了巨大的希望”。

国际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唯一出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共赢思维。它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促进全球治理提出了有效方案,也为当前全球抗击疫情指明了行动方向。

面对疫情在世界的扩散,国际上一度出现与国际合作潮流相背离的论调和行为。但是人们最终认识到,国际合作与各自为战相比,对国际社会利大于弊,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4月2日在意大利《共和国报》刊登文章,对欧盟内部没有及时采取联合抗疫进行了坦诚的反思,“必须承认,危机初期需要欧盟统一应对时,许多国家只顾自己”。随着疫情的迅速扩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多边机构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愈加意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逐渐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流。期间,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国际卫生领域最权威最专业的机构,为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抗疫斗争和防疫合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病毒这一人类共同威胁的影响下,代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之一的“团结”,成为国际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这也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团结”价值观对维系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疫情在全世界的肆虐蔓延,既是对各国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国际合作机制和全球治理体系的一次考验。正如有的传染病专家指出的,全球疫情防控胜败,不取决于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也不取决于控制得最早的国家,而是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整体疫情防控做得怎么样。疫情对近年来国际关系中出现的反多边主义、退出国际合作机制、排他性外交政策的观点和行为,敲响了警钟。多边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际合作机制是全球治理体系的支柱。尽管一些全球治理机制存在问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但是简单予以否定或者退出,只破不立,并不是建设性的办法,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改革既有合作机制中不合理的成分,建设解决新问题的新合作机制。在当前国际合作抗击疫情过程中,各国各方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治理方案,国际组织以及负责任大国更应该未雨绸缪,扩大合作成果,逐步将有效方案机制化,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层次和领域的保障机制建设。

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秉持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合作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强调,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中国在这次疫情中承受巨大牺牲,与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共战病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一个世界大党,中国这样的一个负责任大国,以及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主动作为与积极担当。

中国将国内防控和国际防控两个大局统筹起来,始终认为做好本国疫情的防控与积极参加、支持和组织国际抗疫合作是不能分割的,这反映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治理思维。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在最短时间里构建起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的防控体系,成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的国家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评价中国的防控举措时说,中国人民为了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中国一直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保持沟通,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分享疫情防控关键信息,毫无保留地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中国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与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在国内仍然面临艰巨防控任务和医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与合作,向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援了医疗队或医疗防护物资。中国支持、支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抗击疫情的举措,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

中国重视并支持将国际抗击疫情的举措机制化、常态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构建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中国竭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坚决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这场世界抗疫行动中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在各种国际场合呼吁国际多边合作,搭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平台,交流疫情防控经验。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发起二十国集团抗疫援助倡议,支持开展有效国际联防联控行动,提出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的必要性,适时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疫情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危害更严重,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场合,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并身体力行,扩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口医疗援助范围。中国高瞻远瞩的倡议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力地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面对像新冠病毒这样的共同威胁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坚信,只要世界各国团结一心,精诚合作,人类一定能够经受住这次疫情带来的考验与洗礼。国际合作的举措越多,国际合作的能力越强,国际社会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目标就越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