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司法局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导向,狠抓固本强基、常态长效、点面结合,全力推动行政执法监督高质量发展。
一、抓固本强基,实现质效双升。一是强化执法监督基础。配强行政执法监督专职人员、行政执法机关法制人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三支队伍。今年来,开展区政府常务会议部门“一把手”讲法3次,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发挥数字平台作用。推广应用全省统一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等平台,开展“公示未成年人案件”“许可办结超过法定期限”等问题的案件核查和涉民生执法专项线上监督工作。三是聚焦专项监督重点。开展水利系统行政执法质效评议工作和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专项执法监督工作,完成行政执法案卷自查自评3.1万件和集中评查58件,力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抓常态长效,实现闭环管理。一是事前动态管理。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实际,梳理确认拱墅区行政执法主体46个,做好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对全区现有的17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二是事中常态规范。全面实施“三项制度”,配置、升级和更新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公开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和权限、执法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积极推进法制机构队伍建设规范化和法制审查工作常态化。今年来,共审查区政府各类文件32件,备案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三是事后督促提升。定期通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将案卷评查、执法监督检查等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今年来,共对行政执法机关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依法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8份,并加强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三、抓点面结合,实现部门协同。一是加强与区人大、区检察院的协作。联合区人大、区检察院围绕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等内容,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专项监督,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二是加强与区政协的协作。联合区政协开展“加强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政府执法监督建设”调研,选取公安系统为重点领域,围绕行政区划调整后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情况、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政府执法监督情况等内容,共同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三是加强与区法院的协作。在定期召开府院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区法院、司法局、行政机关三点实时连线,沟通研判办案中发现的行政执法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建立案前案中、庭前庭后全过程动态联动化解机制。
拱墅区司法局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导向,狠抓固本强基、常态长效、点面结合,全力推动行政执法监督高质量发展。
一、抓固本强基,实现质效双升。一是强化执法监督基础。配强行政执法监督专职人员、行政执法机关法制人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三支队伍。今年来,开展区政府常务会议部门“一把手”讲法3次,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发挥数字平台作用。推广应用全省统一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等平台,开展“公示未成年人案件”“许可办结超过法定期限”等问题的案件核查和涉民生执法专项线上监督工作。三是聚焦专项监督重点。开展水利系统行政执法质效评议工作和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专项执法监督工作,完成行政执法案卷自查自评3.1万件和集中评查58件,力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抓常态长效,实现闭环管理。一是事前动态管理。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实际,梳理确认拱墅区行政执法主体46个,做好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对全区现有的17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二是事中常态规范。全面实施“三项制度”,配置、升级和更新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公开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和权限、执法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积极推进法制机构队伍建设规范化和法制审查工作常态化。今年来,共审查区政府各类文件32件,备案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三是事后督促提升。定期通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将案卷评查、执法监督检查等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今年来,共对行政执法机关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依法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8份,并加强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三、抓点面结合,实现部门协同。一是加强与区人大、区检察院的协作。联合区人大、区检察院围绕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等内容,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专项监督,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二是加强与区政协的协作。联合区政协开展“加强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政府执法监督建设”调研,选取公安系统为重点领域,围绕行政区划调整后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情况、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政府执法监督情况等内容,共同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三是加强与区法院的协作。在定期召开府院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区法院、司法局、行政机关三点实时连线,沟通研判办案中发现的行政执法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建立案前案中、庭前庭后全过程动态联动化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