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拱墅区司法局“三借力三转变”力促“运河法治文化带”蝶变升级
发布时间: 2021-12-16 11:24 作者:拱墅区司法局   来源: 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拱墅区司法局结合“千年运河、繁华武林”的文化底蕴,全方位释放法治动能,区划优化调整以来,创新形成“一场一馆一苑一园一中心一游轮两站十五个法治驿站”,近10公里的水陆空长廊式“运河法治文化带”,打造运河法治“软文化”,彰显法治实践“硬实力”。

一、借力法治阵地建设,普法线路由“点”及“面”。一是法治阵地以点串线。持续提升运河畔的运河法治文化茶馆、知法学苑、瓜山未来社区法治长廊等阵地,连线形成与运河相伴共生的法治集中展示区。二是法治项目由线成面。整合区划调整优势,联动建设一批法治景观重点项目。探索艮山运河公园、智慧网谷、亚运公园等法治阵地建设,将线路延伸至武林门码头,打造一批法治人文旅游线路。三是示范带动点面结合。指导全区各成员单位以“见缝插针+就地取材”方式,打造形成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桥西历史博物馆等15个法治驿站以及百余个园、馆、墙、廊、栏、窗星罗棋布,达到以点串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的辐射效果。

二、借力法治品牌打造,普法成效由“大”变“强”。一是打造“法治+文艺“品牌。成立运河法治文艺创作表演中心。借助“老开心”周志华等名人效应,招募热心公益的民间艺人,将法治文化融入杭州小热昏、杭州评话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创作和表演中。二是打造“法治+游船“品牌。打造沉浸式“运河普法号”水上巴士,将法治元素、运河法治文化故事融入普法游船旅游线路,研制开发普法书签、手帕、折扇等旅游普法小周边,让游客在旅游休闲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三是打造“法治+志愿者”品牌。整合“赵老师普法工作室”“武林大妈”“和事佬”等法治志愿者队伍,开展多形式普法活动,将法治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休闲中,目前全区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5个、省级民主法治社区34个。

三、借力数智普法模式,普法方式由“静”变“动”。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开拓普法新视角。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增设法律服务模块和法律服务一体机等法治元素,着力打造瓜山未来社区法治阵地、米市巷商街“数智米管家”模式,将法治融入未来社区建设,探索街区治理。二是依托新兴媒体,提高普法影响力。依托“拱墅司法”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普法回眸、以案释法等子栏目,提升普法影响力。依托“小律君”心理机器人、“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等上线最新法律资讯,发布以案释法等普法信息8000余篇。三是搭载网络快车,提升普法渗透力。围绕日常网络用语和宪法、民法典、反电信诈骗等普法重点内容,设计推出"普普法法"运河法治文化带宣传主题表情包,并在浙江普法、拱墅发布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让法治精神借助新媒体的快车道快速前行。



加入收藏】  【打印】  【  】  【辅助线】  【背景颜色】  【关闭
拱墅区司法局“三借力三转变”力促“运河法治文化带”蝶变升级
发布时间:2021-12-16 11:24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浏览量:

拱墅区司法局结合“千年运河、繁华武林”的文化底蕴,全方位释放法治动能,区划优化调整以来,创新形成“一场一馆一苑一园一中心一游轮两站十五个法治驿站”,近10公里的水陆空长廊式“运河法治文化带”,打造运河法治“软文化”,彰显法治实践“硬实力”。

一、借力法治阵地建设,普法线路由“点”及“面”。一是法治阵地以点串线。持续提升运河畔的运河法治文化茶馆、知法学苑、瓜山未来社区法治长廊等阵地,连线形成与运河相伴共生的法治集中展示区。二是法治项目由线成面。整合区划调整优势,联动建设一批法治景观重点项目。探索艮山运河公园、智慧网谷、亚运公园等法治阵地建设,将线路延伸至武林门码头,打造一批法治人文旅游线路。三是示范带动点面结合。指导全区各成员单位以“见缝插针+就地取材”方式,打造形成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桥西历史博物馆等15个法治驿站以及百余个园、馆、墙、廊、栏、窗星罗棋布,达到以点串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的辐射效果。

二、借力法治品牌打造,普法成效由“大”变“强”。一是打造“法治+文艺“品牌。成立运河法治文艺创作表演中心。借助“老开心”周志华等名人效应,招募热心公益的民间艺人,将法治文化融入杭州小热昏、杭州评话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创作和表演中。二是打造“法治+游船“品牌。打造沉浸式“运河普法号”水上巴士,将法治元素、运河法治文化故事融入普法游船旅游线路,研制开发普法书签、手帕、折扇等旅游普法小周边,让游客在旅游休闲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三是打造“法治+志愿者”品牌。整合“赵老师普法工作室”“武林大妈”“和事佬”等法治志愿者队伍,开展多形式普法活动,将法治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休闲中,目前全区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5个、省级民主法治社区34个。

三、借力数智普法模式,普法方式由“静”变“动”。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开拓普法新视角。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增设法律服务模块和法律服务一体机等法治元素,着力打造瓜山未来社区法治阵地、米市巷商街“数智米管家”模式,将法治融入未来社区建设,探索街区治理。二是依托新兴媒体,提高普法影响力。依托“拱墅司法”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普法回眸、以案释法等子栏目,提升普法影响力。依托“小律君”心理机器人、“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等上线最新法律资讯,发布以案释法等普法信息8000余篇。三是搭载网络快车,提升普法渗透力。围绕日常网络用语和宪法、民法典、反电信诈骗等普法重点内容,设计推出"普普法法"运河法治文化带宣传主题表情包,并在浙江普法、拱墅发布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让法治精神借助新媒体的快车道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