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工作要点
杭州市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信息索引号:
  • 002491034/2024-00016
  • 统一编号:
  • 文件编号:
  • 杭司〔2024〕14号
  • 责任部门:
  • 市司法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时间:
  • 2024-03-04
  • 点击率: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工作主线,深入实施“法护营商”“法筑平安”两大工程,坚持依法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为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杭州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中总分位列全国百个城市第二,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指标得分全国第一。“深化市场化解纷机制 推动实现涉企纠纷高效快处”获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2个法治环境案例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8个基层法治建设成果获评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牵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实现专班运行、市县同步、全域覆盖、有序推进,重点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档案、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案卷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攻坚落后指标和重点工作。高质量承办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浙江省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专家论证会。

(二)统筹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牵头全市“一号改革工程”法治环境专项小组,制定实施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行动方案,梳理发布直播电商、生物医药等22个重点产业合规指引,其中2个指引入选全省首批重点产业合规目录,7个项目纳入全省三个“一号工程”涉改革项目库。组织开展涉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全面清理,建议修改、废止政府规章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96件。

(三)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组织开展全市涉营商环境和涉企信用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共梳理文件971件,拟废止78件,拟修改18件。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推动实现全市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建设全覆盖和实体化运作,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以来,共审查各类事项2.3万余件,其中县级中心协审乡镇(街道)重大疑难涉法事项500余件,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四)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前并超额完成公证、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等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全市公证县级综治中心窗口入驻率达100%、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率达100%,公共法律服务“一事一评”满意率达98.76%。开展“法护营商”律师服务年活动,优质高效供给涉企法律服务。目前,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已覆盖超170万家市场主体。海外华人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增至9家公证机构、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首个车位使用权公证备案平台上线运行。全省首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告知承诺公证等创新服务获企业好评。杭州国际仲裁院建设稳步推进。

(五)为亚运筹办提供“高精尖”法律支撑。组建公证亚运服务专家团,为杭州亚(残)运会举办提供专业公证服务。组建亚运调解专家库、应急库,3家律所签约亚运法律服务供应商,先后选派19名专职律师、公职律师等赴亚组委提供“驻点式、全流程”赛事法务支撑。组织开展“万名调解员进万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行动,排查矛盾隐患7万余件,直接调解结案3.8万余件。

(六)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市两办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的若干举措》,优化顶层设计,充实调解力量,提升调解质效。建立健全以律师调解和民非组织调解为主的商事调解工作机制,律师调解市场化全国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收案2.73万件,调解成功率31.84%,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用近8500万元。全面启动司法所综合改革,新创成7家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家司法所作为全省系统唯一代表在省“枫桥经验”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七)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行政执法证清理和换证工作,全市共注销行政执法证1053本,转换或新申领国家统一行政执法证3462本,全市换证率、证件信息完备率达100%。开展覆盖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辐射各个执法领域,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奖励等多个执法种类的“1+8”行政裁量权多元基准体系化建设。推广行政行为码,加强对行政行为的数字监管。设立运行14个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组织开展平台经济执法、行政处罚信息网上公开等专项监督,发布行政执法“示范优案”“典型差案”“行政执法案卷典型问题清单及整改指引”,促进执法质量提升。聘任杭州市法治建设监督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30名,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社会监督。

(八)着力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行政复议收案7518件,纠错率5.29%,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调解结案1638件,调撤率42.41%。开展行政复议“助企利民”专项行动,首创设立22个基层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全省率先试点探索职业滥诉扰企规制机制,有力回应企业诉求。建立“行政败诉风险案件争议化解一件事”机制。编写败诉指导和协调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出台《行政案件败诉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及报告模板,促进败诉风险案件诉讼前化解。全市发生一审行政诉讼案件2031件,败诉率4.63%,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出尽出”实现100%,“两高一低”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基层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仍有区县部分行政机关未建立法治部门,在镇街层面普遍未设立法治机构,法治政府建设职能履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闭环管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执法风险防范能力和执法监督力度有待提升。

(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难以实施类型化监管,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仍然存在。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不刚性,督察考评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待加强。

(三)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有待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待提高。重点领域行政争议调解力度,法治环境领域增值化改革有待加强。法制工作人员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有待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市司法局筹划、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首创市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共性、个性任务清单,分层分类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培训班,法治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组织开展全市第二届“十大法治实践”评选活动,营造全域法治氛围。与市委宣传部等联合部署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制定《2023年杭州市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方案》,不断提高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主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迭代升级。紧抓“关键少数”,强化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机制,提升备案审查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出台杭州市行政复议工作地方标准,建立杭州市巡回复议工作站、行政争议调解员制度,优化行政复议信访引流机制。

(二)以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放大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蝶变效应。贯彻落实省委依法治省办《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围绕“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定位,强化制度供给、组织优化、数字赋能,持续推进全市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发布“1+8”多元基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全市推开多元基准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无证明化”改革。强化涉外领域法治供给,健全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融合、有机衔接的国际商事争端“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三)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夯实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的堵点难点问题,统筹发挥政府立法联系点、立法工作民营企业联系点、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作用,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全域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深化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实体化运行。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社会面集中宣传,全方位展示杭州法治政府建设亮点成效,提升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加入收藏】  【打印】  【  】  【辅助线】  【背景颜色】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491034/2024-00016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备注/文号

杭司〔2024〕14号

登记号

杭州市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4-03-04 14:54:56

浏览次数: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工作主线,深入实施“法护营商”“法筑平安”两大工程,坚持依法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为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杭州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中总分位列全国百个城市第二,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指标得分全国第一。“深化市场化解纷机制 推动实现涉企纠纷高效快处”获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2个法治环境案例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8个基层法治建设成果获评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牵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实现专班运行、市县同步、全域覆盖、有序推进,重点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档案、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案卷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攻坚落后指标和重点工作。高质量承办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浙江省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专家论证会。

(二)统筹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牵头全市“一号改革工程”法治环境专项小组,制定实施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行动方案,梳理发布直播电商、生物医药等22个重点产业合规指引,其中2个指引入选全省首批重点产业合规目录,7个项目纳入全省三个“一号工程”涉改革项目库。组织开展涉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全面清理,建议修改、废止政府规章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96件。

(三)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组织开展全市涉营商环境和涉企信用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共梳理文件971件,拟废止78件,拟修改18件。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推动实现全市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建设全覆盖和实体化运作,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以来,共审查各类事项2.3万余件,其中县级中心协审乡镇(街道)重大疑难涉法事项500余件,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四)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前并超额完成公证、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等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全市公证县级综治中心窗口入驻率达100%、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率达100%,公共法律服务“一事一评”满意率达98.76%。开展“法护营商”律师服务年活动,优质高效供给涉企法律服务。目前,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已覆盖超170万家市场主体。海外华人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增至9家公证机构、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首个车位使用权公证备案平台上线运行。全省首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告知承诺公证等创新服务获企业好评。杭州国际仲裁院建设稳步推进。

(五)为亚运筹办提供“高精尖”法律支撑。组建公证亚运服务专家团,为杭州亚(残)运会举办提供专业公证服务。组建亚运调解专家库、应急库,3家律所签约亚运法律服务供应商,先后选派19名专职律师、公职律师等赴亚组委提供“驻点式、全流程”赛事法务支撑。组织开展“万名调解员进万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行动,排查矛盾隐患7万余件,直接调解结案3.8万余件。

(六)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市两办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的若干举措》,优化顶层设计,充实调解力量,提升调解质效。建立健全以律师调解和民非组织调解为主的商事调解工作机制,律师调解市场化全国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收案2.73万件,调解成功率31.84%,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用近8500万元。全面启动司法所综合改革,新创成7家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家司法所作为全省系统唯一代表在省“枫桥经验”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七)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行政执法证清理和换证工作,全市共注销行政执法证1053本,转换或新申领国家统一行政执法证3462本,全市换证率、证件信息完备率达100%。开展覆盖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辐射各个执法领域,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奖励等多个执法种类的“1+8”行政裁量权多元基准体系化建设。推广行政行为码,加强对行政行为的数字监管。设立运行14个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组织开展平台经济执法、行政处罚信息网上公开等专项监督,发布行政执法“示范优案”“典型差案”“行政执法案卷典型问题清单及整改指引”,促进执法质量提升。聘任杭州市法治建设监督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30名,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社会监督。

(八)着力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行政复议收案7518件,纠错率5.29%,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调解结案1638件,调撤率42.41%。开展行政复议“助企利民”专项行动,首创设立22个基层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全省率先试点探索职业滥诉扰企规制机制,有力回应企业诉求。建立“行政败诉风险案件争议化解一件事”机制。编写败诉指导和协调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出台《行政案件败诉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及报告模板,促进败诉风险案件诉讼前化解。全市发生一审行政诉讼案件2031件,败诉率4.63%,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出尽出”实现100%,“两高一低”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基层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仍有区县部分行政机关未建立法治部门,在镇街层面普遍未设立法治机构,法治政府建设职能履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闭环管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执法风险防范能力和执法监督力度有待提升。

(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难以实施类型化监管,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仍然存在。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不刚性,督察考评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待加强。

(三)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有待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待提高。重点领域行政争议调解力度,法治环境领域增值化改革有待加强。法制工作人员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有待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市司法局筹划、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首创市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共性、个性任务清单,分层分类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培训班,法治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组织开展全市第二届“十大法治实践”评选活动,营造全域法治氛围。与市委宣传部等联合部署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制定《2023年杭州市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方案》,不断提高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主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迭代升级。紧抓“关键少数”,强化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机制,提升备案审查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出台杭州市行政复议工作地方标准,建立杭州市巡回复议工作站、行政争议调解员制度,优化行政复议信访引流机制。

(二)以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放大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蝶变效应。贯彻落实省委依法治省办《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围绕“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定位,强化制度供给、组织优化、数字赋能,持续推进全市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发布“1+8”多元基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全市推开多元基准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无证明化”改革。强化涉外领域法治供给,健全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融合、有机衔接的国际商事争端“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三)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夯实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的堵点难点问题,统筹发挥政府立法联系点、立法工作民营企业联系点、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作用,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全域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深化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实体化运行。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社会面集中宣传,全方位展示杭州法治政府建设亮点成效,提升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