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司法局立足商事调解痛点难点,积极构建机制固本、人才强基、服务提质“三端聚力”工作模式,打造高效便捷专业的商事纠纷化解体系。2025年以来,全区8家民非调解组织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450件,同比增长22%。
一是把好“机制端”关口,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制定实施《富阳区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规范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规范商事调解组织设立条件、业务范围、管理责任、备案程序等,完善准入退出与运行监督机制,今年,新成立民非调解组织1家。出台区级《律师调解指南》《调解手册》,规范调解范围、流程和收费标准,细化调解员工作规则、回避规则,强化调解员管理。
二是优化“人才端”建设,强化专业力量支撑。成立“富律民商事调解中心”,建立调解员资格审核标准,吸纳区内5家律所52名优秀律师为商事调解员。精选25名成员组成先锋团队,主动走访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纠纷调解、合规指导等服务。遴选8名精通国际商法、外语能力突出的专业律师组建“涉外调解智囊团”。今年以来,已为200余家企业量身定制246份调解方案,举办商事调解技巧等专题培训2场,模拟涉外仲裁庭等实战演练3场。
三是深耕“服务端”供给,提升商事解纷效能。根据纠纷复杂程度,实行简案快调、专案专调、难案联调的三级分类处理方式,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服务。派遣10名双语商事调解员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一窗受理、双语调解、定期回访。今年以来,全区商事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44.6%,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平均办案周期缩短5天,为企业节约诉讼成本300余万元。
富阳区司法局立足商事调解痛点难点,积极构建机制固本、人才强基、服务提质“三端聚力”工作模式,打造高效便捷专业的商事纠纷化解体系。2025年以来,全区8家民非调解组织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450件,同比增长22%。
一是把好“机制端”关口,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制定实施《富阳区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规范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规范商事调解组织设立条件、业务范围、管理责任、备案程序等,完善准入退出与运行监督机制,今年,新成立民非调解组织1家。出台区级《律师调解指南》《调解手册》,规范调解范围、流程和收费标准,细化调解员工作规则、回避规则,强化调解员管理。
二是优化“人才端”建设,强化专业力量支撑。成立“富律民商事调解中心”,建立调解员资格审核标准,吸纳区内5家律所52名优秀律师为商事调解员。精选25名成员组成先锋团队,主动走访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纠纷调解、合规指导等服务。遴选8名精通国际商法、外语能力突出的专业律师组建“涉外调解智囊团”。今年以来,已为200余家企业量身定制246份调解方案,举办商事调解技巧等专题培训2场,模拟涉外仲裁庭等实战演练3场。
三是深耕“服务端”供给,提升商事解纷效能。根据纠纷复杂程度,实行简案快调、专案专调、难案联调的三级分类处理方式,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服务。派遣10名双语商事调解员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一窗受理、双语调解、定期回访。今年以来,全区商事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44.6%,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平均办案周期缩短5天,为企业节约诉讼成本300余万元。